證券代碼:002650 證券簡稱:加加食品
2021年12月23日-24日投資者關系記錄表
編號:2021-17
投資者關系活動類別 | ?特定對象調研 ?分析師會議 □媒體采訪 □業績說明會 □新聞發布會 □路演活動 □現場參觀 ?其他:電話會議 |
參與單位名稱及人員姓名 | 12月23日10:00-11:00線上: 志開投資 呂斐斐 銀華 郭思捷 循遠資產 段怡帆 新華資產 雷凱 新華基金 蔡春紅 相生資產 蘇文晶 溪牛投資 王真憶 駝鈴資產 廖英飛 平安銀行投研部 汪立 隆源投資 晏坤 聚鳴投資 靳曉婷 九方智投 吳清淳 津圓資產 黃建婷 津圓資產 王雨琪 江信基金 謝愛紅 建投基金 孫永泰 嘉實基金 朱子君 基石資本 金越 國聯安 徐椰香 光大保 王凱 蜂巢基金 王映雪 廣發資管 高峰 中金基金 代林玲 香港京華山一國際QFII 李學峰 趣時投資 劉志超 天弘基金 張婧
12月23日13:30-14:30線下: 灃京資本 湯晨晨、高波
12月23日15:30-16:30線下: 方正資管 陳月 君創基金 商維玲 志開投資 羅敏 易方達(北京) 高慎之 中科沃土 孟祿程 康曼德資本 馮麗揚 清和泉 帥也
12月24日11:00-12:00線下: 華商 郭鵬、黃燦、崔志鵬、閔文強、范一帆
12月24日13:30-14:00線下 盤京投資 何芷欣、陳靜
|
時間 | 2021年12月23日-24日 |
地點 |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客·梧桐 |
上市公司接待人員姓名 | 董事會秘書 楊亞梅 投資&IR 總監 夏亦才 |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加加食品創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被譽為“中國醬油第一股”。公司主要業務和產品涉及醬油、植物油、食醋、雞精、蠔油、料酒、味精等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廣泛用于人民群眾飲食的烹飪、調味及食品加工業。“加加”醬油和“盤中餐”食用植物油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具有廣泛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目前,公司擁有6家全資子公司,企業總資產31.3億元,凈資產25.6億元。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3億元,實現凈利潤1.76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調味品行業前例。 公司自創立以來,共經歷五大發展歷程: 1)1996-2000年:以創新立身。1995年以前國內醬油普遍使用傳統的密封式醬油瓶蓋,需要利器捅破,使用過程中常會將醬油潑灑弄臟瓶身且容易變質。發現痛點后公司創始人楊振先生于1977年發明了拉環式帶孔瓶蓋,并在1996年成立了加加醬油,將發明用于自家醬油產品上,開啟“瓶蓋創新戰略”,憑借對醬油瓶蓋的創新迅速打入湖南、湖北、江西市場。同一時期,公司也確立了以地級市為單位發展獨家經銷商,即每一城市或地區只發展一家經銷商的營銷模式。 2)2001-2004年:定位高端市場,開展全國化營銷。開始全面實施實惠拓市戰略建立全國銷售網絡,利用濃醬油還可以上色的特性,提出“加加醬油,一瓶當做兩瓶用”的營銷策略。在這一階段,加加作為“醬油第一股”再開行業之先河,投入4800萬中標中央一套黃金時段5、6月份廣告位,配合自身香港注冊成立的“港資品牌”背景吸引大量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也收獲了大量全國各地的加盟商,迅速以高端定位在全國打響知名度,將濃醬油產品推向了全國。 3)2005-2014年:快速發展上市,啟動產能募投項目。實施市場細分策略,2009年起根據醬油的功能特點提出“炒菜用加加老抽,涼拌用加加生抽”的營銷策略,開始逐步引導購買者同時使用兩種公司產品。2012年1月上市并啟動年產20萬噸醬油、1萬噸茶籽油的募投項目。 4)2015-2018年:多元化戰略。2015年產能募投項目正式投產,此后開展多元化投資戰略,不斷嘗試進軍電商、餐飲、高端消費等不同領域; 5)2019年至今:重振旗鼓,聚焦減鹽大單品。公司以減鹽生抽為核心,開展“12345”產品戰略和“1+1”品牌戰略,集中優勢資源聚焦戰略大單品發展。 回顧過去,公司在早期依靠營銷成功帶動了公司從區域性品牌逐步走向了全國市場,并不斷壯大公司營收規模,具備強大的營銷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基因。展望未來,公司將圍繞主業繼續發揮企業的創新優勢,力爭3-5年內將公司打造成特色調味品上市企業。
問:最近幾年公司做了哪些變革?近期是哪些明顯的變化? 答: 2019年重點在解決產品結構方面面臨的問題,通過梳理產品結構,形成金字塔矩陣,主推高端,開發了減鹽產品,以戰略單品帶動二三線單品,進而形成產品矩陣。 2020年工作重點在進一步深化產品結構優化及銷售隊伍建設方面下功夫:1)產品端SKU刪減:對全矩陣產品進行梳理,把動銷較差、消費者評價一般、經銷商不認可的SKU進行削減;2)品牌重新定位:將戰略調整為品牌重塑,重回高端定位;3)開始布局餐飲渠道;4)激勵與考核調整:對銷售人員調薪20%,并提高考核標準,包括收入考核、重點產品、過程考核等,根據銷售業績進行激勵或及時淘汰。 2021年變革體現在:1)產品端重心轉向高毛利產品:①明確聚焦資源將減鹽打造為戰略級別大單品,強化公司的特色;②調整SKU數量與結構,發力提高高毛利產品占比;2)組織架構調整:①組織架構深刻變革,增設分渠道與減鹽事業部,整和供應鏈部門,管理效率有望大幅提升;②投入數字化營銷及管理的建設;3)深耕傳統渠道、開發新渠道:①經銷商調整結構,淘汰實力較弱經銷商,引進大商;②增加500名年輕業務代表,實施股票期權,激發銷售團隊活力,提高網點覆蓋率與單店產出;③增加新零售、餐飲、團購福利以及其他品牌聯名渠道)等。 近期主要的變化有: 股權激勵:是10月22日我們推出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股票期權激勵向核心營銷業務骨干傾斜,因為消費行業不是高科技,要靠人做,所以激勵政策對營銷人員斗志有較大促進作用。 股份回購:基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自身價值的高度認可,為促進公司健康穩定長遠發展,12月18日我們對外披露了《關于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 營銷管理:設立大單品事業部,強化餐飲部門事業部管理,新媒體營銷投入增加,傳統經銷商渠道增加營銷人員并進行組織優化。 品牌戰略:強調減鹽大單品戰略。“減鹽+保鮮”適應消費者追求健康的趨勢,我們希望能將健康的產品理念傳導給消費者。
問:看公司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收入和利潤下滑明顯,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有:1、傳統渠道受新零售沖擊比較大,導致銷售收入下降;2、原材料上漲,生產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3、內部做了較大的變革,費用投放結構發生變化。
問:人員方面,具體哪些部門引進了哪些人?遇到哪些問題? 答:外部人才的引進首先要考慮團隊融合和公司文化問題,工廠的位置、封閉式管理的環境也增加了引進人才的難度。今年公司搬到長沙,目前有200人左右從寧鄉搬到了長沙,安排了接駁車接送,搬遷后大家的適應度都很不錯。主要人員的變動有:生產總監、采購總監、餐飲渠道總經理及營銷部門管理及業務人員。
問:對500位銷售人員有什么開拓經銷商的考核指標嗎? 答:1、市場是分級的,分為過億市場、5000萬-1個億、5000萬以下、空白市場等,500位銷售人員也是分配在不同級別的市場中,根據市場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考核指標,總體都是協助當地經銷商和業務員做銷售活動執行;2、公司還專門成立了三三三(三定、三擴、三增)執行部,不斷更新后臺數據并實時反饋,落實“三定、三擴、三增”營銷戰略。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改變,能夠帶給市場一個新的面貌。
問:減鹽的成本比非減鹽的產品成本高嗎? 答:減鹽系列產品的成本相對是會高一點,因為減鹽還是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單純降低鹽分含量很容易,但減鹽鎖鮮不容易,工藝技術帶來的成本就高一些,并且發酵時間不一樣;減鹽在包裝材質方面和其他產品材質也會有一些差異,所以綜合來說,目前減鹽系列的成本會略高一點。
問:餐飲端會用什么產品去做? 答:餐飲目前是做了兩個方向的計劃:1、一是傳統單品,走傳統的餐飲渠道;2、未來希望切入高端餐飲市場,高端餐飲可以走減鹽、原釀造等高毛利產品,這是目前在探討的方向。
問:會要求經銷商單獨代理加加嗎? 答:企業都會希望經銷商專注做自己的品牌,但這個也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們還是會堅持通過自己的產品質量、產品服務等方面,來吸引優質經銷商。 |
附件清單(如有) | |
日期 | 2021年12月24日 |